1. 首页 /  首页 > 优秀作文

300个字历史作文大全(历史作文300字左右)

300个字历史作文大全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余年,几度交锋索战。

马过生灵齑粉,血流河洛腥膻。耳闻犹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见。

历史作文300字左右


你走在中原大地上,特别是在今天陕西和山西地界,随时可以碰到胡人,在其他地界,也是胡汉相杂,你可能会看到追杀胡人,也可能看到胡人追杀,大街、田野,随处可见白骨与尸首,千里荒芜。在广大农村,到处是坞堡,一种低配版城池,这些主要就是聚居抵御胡人或其他掠夺者的堡垒。更多的人迁移到了江南,由于有长江的阻隔,所以相对平和,但这里也非世外桃源,阶层固化比北方更严重,士庶天隔,搞得像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比如南朝宋时路太后兄子路琼之拜访士族王僧达,但这个王老头根本就不与他说话,还叫人烧掉路琼之坐过的床,皇帝的亲戚都不给面子(当然后果也很严重,后被诬谋反赐死),何况其他平头老百姓。

上面所说就是三国魏晋南北朝的一些日常所见,这四百年,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一个乱字,这个乱字特别表现在北方的五胡乱华时期,作为普通百姓,不管你是,还是胡人,基本都是人如草芥,过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除了绝望,一无所有,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也是佛教在中原大地传播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一点精神寄托。

我们先来把四百年捋一下,暂且把黄巾起义这一年定为这乱世的元年,至隋统一南北的589年为止,共405年(比两汉时间还长,如果把东汉算到黄巾起义,两汉总共也才386年)。

这405年又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1,三国时期:乱世元年至晋灭吴,共96年,占了近1/4。

2,西晋短暂统一时期:至刘渊称王,共24年。

3,十六国与东晋:北方十六国:至北魏统一北方,共135年,南方东晋:至刘裕称帝,共116年。

4,最后是南北朝时期:算南朝有169年时间。

看上面的数据,统一的时间只有24年,而最乱的就是北方十六国时期,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过得安心,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乱、杀伐最凌厉的时期,没有之一

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这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进步的时期,甚至是倒退的。

从人口来说,直到隋大业二年,统计出来的人口还不及汉桓帝时期。

在人才选拔上,由于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虽然其本意是论人才优劣,但执行中却演变成了以出身论优劣,更强化了士族制度(特别江南东晋与南朝),这种身份权利的世袭,使得人才无法上下流动,相对于两汉的察举制反而退步了。这些士族还爱好清谈,在一个大争之世搞这些,无异于自掘坟墓。相对于春秋战国大争之世的百家纵横,为什么当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士族制度可以说是罪莫大焉,对于这些士族来说,国家如何他们并不是很在乎,只要他们的利益能够传承,皇帝是谁并不重要,所以入世积极谋国不如出世清谈逍遥,反正我的身份我的权利都能传承,那为什么能够传承呢,这也是主要是因为东晋主要就是靠这些南渡的士族捧起来的,没有他们,皇帝的江山都不稳,所以二者是利益交融的,甚至在后面代晋的宋齐梁陈,也仍然不得不继续维护这些士族。


在经济形态上,由于战乱频繁,货币价值难于稳定,这段时期很长时间又回到了以物易物的阶段,不再用钱交易,而改为实物的布帛等,相对于汉代,这可以说又是一个退步。


要说好处,这个时期最大的功劳就是民族融合了,原来对立的五胡基本都融入到了汉族这个群体之中,当然这个融合其实也只是把塞内的消化了,塞外之地仍然有新的民族填补进来,比如北方的柔然、突厥、蒙古;东北方向又是辽、金、清。


这个民族融合现在看起来很自然,但融合的过程却充满着血与泪,非当事人不能体会。


第二大好处就是加速了江南的开发,包括西南地区和江南其他地区。

那这400年就没有统一的机会吗?非要等到杨坚出现?

当然不是,这400年有两个关键点,如果当事的一方能够认真对待,思考更精密,准备更充分,还是有机会统一全国并像两汉一样持久的。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我认为是赤壁之战,也是最重要的点。短期来说它导致了三分天下,也间接导致了司马篡位,然后晋朝内乱又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所以说赤壁之战是这四百年大乱局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当时曹操肯定是骄傲了,他想袁绍那么强大都被搞定了,孙权小儿有何惧哉?那想出了赤壁这一幺蛾子。

现在我们复盘一下,从曹操统一全国的角度,他最好是怎样操作呢?

个人以为他应该在搞定关中和荆州长江以北后,下一个目标是汉中和巴蜀,最后才去打孙权,稳扎稳打,曹操是能够统一全国的。如果曹操统一了全国,后面也基本没司马懿什么事了,因为司马懿还是靠军功稳住位置的,没有这些,他也就做一个治世之能臣而已。


骄傲使人失败,所以人不能骄傲,特别是顺风顺水时更不能骄傲。

前途是光明的,但路上免不了有石子,跑快了免不了会被绊倒。


还有在后面的过程中,其实仍然有机会灭蜀,魏国如果要直接去打蜀国,其实风险很高,因为要翻越秦岭,大型军备和粮食难以运输,那既然直接打不到你,就像主动捉鱼很难,那我就钓鱼嘛,让你主动送上门,也就是诱敌深入,蜀国北伐看起来是蜀伐魏,其实是在给魏国灭蜀机会,但魏国这边也太小心了,魏国实力强劲,为何不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就让你诸葛亮打下一座城,让你的大部队进入关中,然后绝其粮道,关门打狗,毕竟北伐的都是蜀国主力,主力一灭,蜀国就没戏了。当然诸葛也很小心,基本都采取先陇右后取关中的战略(也有两次不是),就是怕这种关门打狗。当然关门大狗是需要决策胆量与实力支撑的。


这里说到灭蜀这个事,顺便聊一下,四川盆地由于地形的原因,在乱世常形成割据,而后又会遭到外部势力的统一,也就是灭蜀之战,历史主要有下面几次:

东汉刘秀灭公孙述,三国的魏灭蜀,东晋桓温灭成汉,刘裕灭西蜀谯纵,后唐李存勖灭前蜀,宋灭后蜀,明灭大夏。

这些割据的统治者基本上不是四川盆地本地人,只有谯纵是,而且是被逼的,成汉也可以说是,因为李雄祖籍四川,其他都是外地人士。

这些灭蜀之战基本上都是两路进军,也就是从陕西方向和三峡方向,因为只有这样互相配合,才好分散对方兵力,达到灭蜀的目的。魏灭蜀只有北路方向,因为三峡方向还在东吴手中。

而真正打得激烈的只有刘秀灭公孙述和明灭大夏。

李存勖灭前蜀时,前蜀已是兵无斗志,这仗完全是一边倒。

宋灭后蜀,后蜀斗志稍微高点,但也好不到那里去。

东晋桓温灭成汉完全是一场,属于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取胜有很大的侥幸。

刘裕灭西蜀谯纵时,本来在四川盆地内地就有据点(东晋一直有),所以不用攻打三峡,这样灭蜀难度就低很多了。

魏灭蜀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钟会受阻于剑阁,都准备退师了,而邓艾虽然历经万难进入了蜀地,要不是诸葛瞻决策失误,邓艾那点人也可能要全军覆没。


第二个点是东晋末的刘裕,他是有实力统一中国的。当时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南方,包括灭了西蜀的谯纵。而北方此时还是多国并立,刘裕麾下名将如云,拥有北府精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且他也北伐灭了南燕和后秦,收复了洛阳与关中,后因留守京师的心腹突然去世,刘裕不得不回到江南坐阵,但他走后人事安排上没有做到用人不疑,将领间又有矛盾,以致沈田子借机杀了王镇恶,王修又杀了沈田子,刘义真又再杀王修。这次内讧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不但关中丢了,其实关中丢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名将与百战精锐俱损,人才难得,使得刘裕无力再度北伐。等他死后,北魏逐渐统一了北方,南方北伐成功几率更小了。


那有人会说淝水之战应该也是一个关键点吧,个人不这样认为,就算淝水之战苻坚赢了,但这也只是在长江以北,还有更难的渡江作战,想想曹操如何败的吧,如果中间有不顺利的情况,难保不像淝水之战一样,那些没被他消化的鲜卑人和羌人借机搞事。况且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当时东晋内部稳定团结,且有强悍的北府兵,苻坚要想轻松灭掉东晋还是很难。


其实只要东晋愿意,上下同心,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由于多是列国并立,北伐成功的几率都不小,只是这个士族豪门捧起来的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个梦想。


后面北魏由于北面还有柔然之剑悬于头顶,也不能全力征南,所以也没有实力一统中国。再到后期北魏一分为周齐,天下又成三分,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更难于一统了。


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统一机会,比如石勒也几乎统一了北方,但他一死,就土崩瓦解了,主要还是统治基础不稳,民族矛盾尖锐,五胡与汉,不但胡汉矛盾异常尖锐,胡胡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是互相攻伐,互不认同,所以即使有一家暂时统一了,其基础也不稳定,比如苻坚。况且这些五胡政权虽占有了晋的北方之地,多数是好的没学到,骨肉相残却学到了,治国方略没有学到,杀伐却学到了,以诛杀为道德,以蒸报为仁义,这种统治者,怎么可能获得稳固的、持久的统治。

统计发现,这里面统治能够达到50年的,只有三国的吴59年,西晋51年,东晋103年,宋60年,梁56年,北魏149年,除北魏之外的五胡政权寿命都没超过50年(超过40年的胡人政权都很少),都是咋兴咋灭,疏忽沉沦。

100岁寿星只有东晋和北魏,如果北魏还算上他的祖先代国,其时间就很长了,加起来210多年,差不多可以成为这乱世后300年的一个坐标系了。

这个时期其实还有一个割据政权吐谷浑,也是慕容鲜卑的一支,由辽东迁移到今祁连山南的青海一带,313年建国(西晋永嘉年间)至唐朝的663年被吐蕃灭,有350年的历史。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