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首页 > 宣传标语

2021年小学党课【十七篇】

【www.b9yy.com--党团范文】

演讲又叫演讲,它是在一个比较隆重的仪式上和一些公开的演讲。演讲稿是演讲的基础,是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反映了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小学党课的文章17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重要要求,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为学校党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力打造“‘453’-筑堡垒·当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指明了方向。当前,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处在第二个学习讨论专题阶段,其主题是“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根据支部工作部署,由我在此以“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为题给大家上党课,旨在学习交流、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党中央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常态下对党员提出新要求,号召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倡导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是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的现实体现,为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指明了方向。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一、领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一)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二)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三)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四)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惩防并举,坚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一)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二)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敬畏是前提,认真遵守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关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修订版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从原来的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11章、133条、17000余字。《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把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照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一步、不出底线分毫。

  (三)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纪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然警示无力。强化执纪问责是严守纪律底线的保证。《条例》中明确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对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要求,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找准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杜绝“双面人”现象,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形成强大威慑力,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例,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四种形态”,关口前移。

  (四)强化监督,注重预防。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形成“热炉效应”。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仅体现在对违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关规定,注重预防,形成一种警示,逐渐形成不敢违纪、不想违纪的氛围,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三、知行合一,培养高尚情操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培养高尚情操,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高尚情操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二)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三)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好转。

第2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中央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学习教育安排,今天,我就“两学一做”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下面,我结合个人对学习教育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与大家一起交流。

  “两学一做”,是,最近一个时期,出现的新词。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安排。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意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

  “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我们知道,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要是针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范围是“面向全体党员”,针对全体党员,不管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同时,这里面还涉及到“拓展”和“延伸”的问题,也就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中央为何为什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改革也进入极其艰难的攻坚阶段。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但同时,压在我们党身上的包袱不是减轻了,而是变得更重了。党中央认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也前所未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跨越这样一个历史瓶颈,需要全体共产党人凝心聚力,坚持下去,不断地开展工作。因此,开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才能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引领和感召全国人民一起来“爬坡过坎”,共铸“中国梦”。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就是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做到“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增强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要解决一些党员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主要是对共产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

  二是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主要是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

  三是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主要是利己主义严重,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临危退缩等;

  四是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主要是工作消极懈怠,不作为、不会为、不善为,逃避责任,不起先锋模范作用等;

  五是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主要是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要持之以恒纠正“”,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需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针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安排。要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防止大而化之,力戒

第3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大家好!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今天,我在此作题为《防微杜渐,争当廉洁从教表率》的报告,与大家共勉。

  人们崇尚清廉,都把廉洁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高风亮节;人们唾弃腐败,把腐败看作是会腐蚀一个人的灵魂,腐蚀一座“大厦”的支柱的毒瘤。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多少人因为腐败而遗臭万年。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也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美好的目标不断前进。然而,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个个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权利部门、在重要岗位工作的人,经常会面对这些严峻的考验。

  随着新时期党建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各级政府行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作为“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触碰,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只要我们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是育人的重任,一直以来“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已经成了教师的生动写照,说到反腐倡廉,也许些同志会认为很难与教师联系到一起。但是仔细想想,作为一名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够从小就懂得崇尚洁身自爱,不就需要一颗廉洁从教之心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是学生个体上的差异,个性活泼的、文静的、内向的、外向的;学习认真的、马虎的、成绩优异的、一般的、甚至放弃学习的等等,所这些差异都可能引起老师感情上的偏颇;二是学生家庭背景上的差异,的是普通市民的孩子,的是政府官员的子女,的是外来民工的孩子,的是企业主老板的孩子,的孩子打扮得很时尚,的孩子穿着很朴素等等,

  这些不同家庭的背景背后,着经济和文化层次上的差异,这也可能引起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我们是不是用“一把尺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了呢?举几个最现实的例子,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坐到好的位置,可能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去给老师打招呼;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也可能会找到关系去说情,甚至请客送礼;的老师因为接受了家长的吃请,不得不去按家长的意思办;的老师为了点蝇头小利,向学生推销资料,摊派辅导用书;的教师采取各种隐蔽方式办辅导班收取补课费,搞偿家教,并教唆引诱甚至强迫学生参加所谓的补习班,若不参加平时就会给脸色看;家长来学校了解学生情况,的老师态度冷漠,甚至的老师动辄就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训斥;的老师很会演“变脸”,权能办私事的家长求必应,对无权无势的家长视而不见;的老师歧视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干部不按权限和程序办事,超出职责范围乱当家乱说话等等现象,这些都是非常现实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要求相悖的。由此可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我们随时都可能被“糖衣炮弹”打到,廉洁自律的防线也随时都会被突破,这能说反腐倡廉离我们很遥远吗?

第4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重要要求,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为学校党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力打造“‘453’-筑堡垒·当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指明了方向。当前,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处在第二个学习讨论专题阶段,其主题是“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根据支部工作部署,由我在此以“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为题给大家上党课,旨在学习交流、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党中央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常态下对党员提出新要求,号召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倡导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是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的现实体现,为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指明了方向。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一、领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一)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二)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三)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四)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惩防并举,坚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一)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二)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敬畏是前提,认真遵守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关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修订版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从原来的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11章、133条、17000余字。《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把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照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一步、不出底线分毫。

  (三)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纪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然警示无力。强化执纪问责是严守纪律底线的保证。《条例》中明确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对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要求,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找准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杜绝“双面人”现象,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形成强大威慑力,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例,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四种形态”,关口前移。

  (四)强化监督,注重预防。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形成“热炉效应”。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仅体现在对违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关规定,注重预防,形成一种警示,逐渐形成不敢违纪、不想违纪的氛围,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三、知行合一,培养高尚情操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培养高尚情操,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高尚情操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二)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三)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好转。

第5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二、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第6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各位党员同志: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党课的题目是“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
  首先我们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找差距,就是要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
  抓落实,就是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内容是我们所有的共产党人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题目应有的理解。
  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党员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关键时期为伟大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勒?
  答案:“立足本职,乐于奉献”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教师党员,从弱冠青葱到不惑之年。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投身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诠释了一名教师党员,不忘自己教书育人使命的社会责任。
  例如我们的张国老师等,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奉献,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始终做到忠诚于组织,他冲锋在前,奉献在前。他的这种立足岗位,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的精神,不正是国家跨越式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所需要的吗? 这种精神,各行各业都不可或缺。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这种勇于付出,敢于付出的决心,和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的态度,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更上一层楼。

第7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按照教工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今天我以“守教育初心、促实小发展”为题,作专题党课。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70周年的重要时刻,2019年5月,全党启动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本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聚焦这一根本任务、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结合这次主题教育的特点,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十二个字的总要求,强调要把总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结合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为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和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教训,找寻实小发展之路。
  一、高擎旗帜: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之问,也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那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是什么?我认为是对本职工作的坚定信仰之心;是对教育工作矢志不渝的决心;是对孩子们无私奉献的爱心;是于公于私都公正廉洁的良心。回归到日常教学当中,我认为,教育之初心在引导和激发,而不是灌输知识;教育之初心在发展理性,而不是讲授道理;教育之初心在鼓励从善,而不是理解规范;教育之初心在丰盈灵魂,而不是掌握技艺;教育之初心在温暖心灵,而不是强化记忆;教育之初心在点亮人生,而不是预知未来。
  总书记说“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灵魂工程师”?总书记提出了“四有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提出的标准,道出了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对教育的深切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以“四有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家长为镜,以学生为镜,以社会的口碑为镜,来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来践行教师的光荣使命!牢记“立德树人”这个初心和使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回首来程:立足岗位践行初心,躬身力行担当使命
  初心传递责任,使命召唤担当!我自担任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以来,在日常的工作中,始终认真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内心深处守住初心,在行动上担当使命,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学生成长,是否有利于教师提升,是否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际,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1.多举并进,展实小师德师风新风采
  今年年初,为了稳步推进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推出了系列举措:每位教师深入贯彻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并将《准则》贴于办公桌对面,时时学习,常常对照,日日长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施“1+10”工作方法,分领导、党员、教师三个层次开展从思想上帮扶、从认识上提高、从行动上落实、从师德上转变、从业务上指导、从教学质量上跨越的“六从”活动,党员教师公开表态发言,并落实在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中;暑期,政教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师德师风再教育行动,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反思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让老师们明确了“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重要性,坚定了力行师德规范的信念。现下,我校老师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大大增强,早出晚归、勤勉工作的更多了;积极研究、不断探索的氛围更浓了;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良好的师德师风逐渐形成。
  2.以生为本,安全责任始终扛于肩上
  我校始终将学生“高高兴兴到校,平平安安回家”作为第一责任,坚持组织家长朋友们开展爱心志愿服务,在早午晚三个重要的上下学时间节点,维持交通秩序,为师生的上下学保驾护航;坚持开展课间巡查和教师值日活动,在危险地段督促学生安全游戏,保证课间活动安全;坚持每个任课教师课前一分钟安全教育,确保课堂上的安全学习;坚持每个任课教师每天放学前一分钟的安全教育,确保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同时为解决放学时由于人数众多造成的校门口拥堵现象,在学校周边设置了家长接送点,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这些举措,促使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大大增强、课间追逐打闹现象少了,文明游戏的学生多了,安全之花处处在校园绽放。
  3.知行合一,回归本真抓强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每所学校的生命线。为切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做到了三坚持:坚持紧紧围绕“六不六要”常规管理要求,我和班子成员带头把管理重心下沉到年级组、教研组、课堂上,尤其是深入到“三课一评”、“一课三议”的“三公开”教学中,或推门听课,或和老师们一起研课议课,保证日常教学的质量在点点滴滴中不断提升;坚持以“三公开”教学活动为主抓手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老师们立足“让学生先学”的理念、围绕“指导学生学,帮助学生学,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的宗旨,主动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构建符合学校校情和学科特色的“生命课堂”。坚持改革教研方式,改变教研时间,将网络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结合,采用主题式、问题式、数据式讨论等基本形式,更快、更广、更实时、更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实现了网络教研常态化,有效提高了教研实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砥砺前行:对标对表寻找差距,聚焦聚力强化落实
  对标一流,我们要有更清醒的认识。现在,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特色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后半年,我们将凝聚一切力量,强化工作落实,保证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师德师风建设再加强。尽快出台《阳城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师德考核方案》,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希望我们每一位党员要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标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懈怠,进一步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要在“亮身份、亮承诺”的基础上,做到“挑重担、比奉献”,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2.教育教学质量再提高。追求高质量,一直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希望我们每位党员都要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撬动整个教育发展,要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学习型、钻研型、探索型、反思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实践,不吝总结,每个人都将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每个人都要摸索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金钥匙”,带领自己的学生朝着更高、更好、更全面的学习目标迈进。
  3.特色文化创建再加快。9月23日晚,熊院长花近两个小时给我们做了专场策划设计分享。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尽快着手实施,加快特色文化创建和制度文化建设,以正确的导向引领人,形成人人想干事的风尚;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人,形成人人会干事的风尚;以恰当的载体成就人,促成人人干成事的风尚。加快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以环境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同志们,我们的路还很长,在前进的道路上大家一定要牢记出发前的初心,不被路边的美景所迷惑,不被路上的荆棘所阻挡,始终牢记家长和社会对孩子们健康全面的发展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找到差距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整改,让教育回归本真,真正担当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
  在党课的最后,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拳,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郑重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8篇: 2021年小学党课

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今天,我围绕“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人和处事的哲学”的主题,为大家上一堂党课。

2020年以来,我们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中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借外力、挖潜力、出实招、干实事,唱响了“在实干中解放思想、靠发展凝聚人心”的主旋律,实现了各项粮食事业的积极发展。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同志“沉不住气、静不下心”的现象,甚至有些同志做一些影响单位名誉的事。因此,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为人和处事的哲学。

一、堂堂正正做人

做人的含义宽如天海,深若渊薮,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个人都在实践它。如何做人?

(一)做个厚道之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句话说得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中有愧之人,就如同小人般苟且,惧霜雪畏雷电;胸怀坦荡之人,正如君子般淡然,听清风赏雅乐。

厚道做事之人,心中安然,活的坦荡荡。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愧对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须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厚道之人,少伪装,多坦诚;少掩饰,多阳光。心中没有藏着掖着的东西,没有见不得光的念头,也就不必用谎言编制自己的生活。

做人要厚道,倡导的是一种可贵的德行品质。为政须讲政德、修政德,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从政为官者,只有讲政德、修政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自古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立德为本,有“温、良、恭、俭、让”之德,也有“智、仁、严、勇、信”之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党员干部,更应当自觉弘扬传统美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品行修养,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建设者。

做人要厚道,倡导的是一种忠诚的政治品格。曾子“三省”之“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指尽心的意思,“不忠”就是不尽心,失信于人,是做人不厚道的表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厚道为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忠诚,既要忠诚于使命职责,做到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献身使命、不辱使命,同时还要忠诚于领导和同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靠忠诚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和谐巩固的关系。

做人要厚道,倡导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风气。有人说,表扬是糖,批评是药。在民主团结的氛围下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利于改进工作、共同提高。做一个厚道的人,就是要始终以一颗感恩之心对待来自各方的批评。作为党员干部要有“闻过则喜”的大度与胸怀,在虚心接受批评中总结经验,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做一个厚道的人,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始终站在对单位负责的高度,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做混淆视听、影响团结的人和事。

当有些人傻乎乎地想输时,其实已经赢了!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的人,最后救赎了自己。

当你选择厚道,不是因为你笨拙。因为你明白,厚德能载物,助人能快乐。

你选择善良,不是软弱,因为你明白,善良是本性,做人不能恶,恶必遭报应。

你选择忍让,不是退缩。 因为你明白,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天高海阔。

你选择宽容,不是怯懦。因为你明白,宽容是美德,美德没有错。

你选择糊涂,不是真的糊涂。面对误解委屈和不公正,你只是不愿计较,从而大度应对,难得糊涂,笑看世态。

人的一生给别人借过时实际是在给自己修路,厚道的人,你的人生路总是很宽很长。

(二)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工作就是责任,这既是一个学术命题,也是一种价值取向;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意识问题,态度决定一切,要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首先要有责任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从手中经过的每一件事是个人人品的答卷。人品的核心在于诚信和责任,而信守承诺也是源于责任感的支撑,所以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首先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的的层次又可分为“有事干事”把工作限于完成任务的应然性和“没事找事”把工作当作成就事业的主动性。完成任务当然是责任心的一种体现,但我们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承担责任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衡量。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负责时,他就具备了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能力;当一个人能够对他人负责时,他就具备了价值;当一个人能够担负重大责任时,说明外界的信任和寄托越大,他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越有意义越有价值,此时要以责任为己任,敢于担当,实现价值。可能有人会觉得那是大人物做大事的,我们只是打工的,但即使那是大人物做大事的,也是从平凡做起,从主动担当每件小事做起,责任不分位置,而重在人心中的分量。证明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承担责任,只有责任才能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出色。小事是过程,大事是结果,大是由小演变来的,小事做得不好的人,大事也一定做不了,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重视细节、重视过程是具有责任心的表现,如果我们能以做人的标准,以最大的责任心对待我们做的每件小事,把这些看作是为自己打工,那我们就会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敢于担当责任,才有担当更大责任的机会,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必须要有负责担当的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信服于你。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必须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要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的促进工作开展。

人字只有两笔画,一撇是品德,一捺是才智,看似简单,却要下一辈子功夫去书写。期望各位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把自己的“人”字写正,并能像“人”字一样,双脚踏地又永远向上!

(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懂得惜福的人,善待自已;懂得包容的人,善待他人;懂得感恩的人,能够善待周围的一切。感恩是什么?感恩是船,能够帮我们渡过江河湖海;感恩是帆,能够给我们前进的动力;感恩是天边一抹彩虹,是大地为雨露扬起的一面旗;感恩是父母一声声的叮咛,是同事们之间一句亲切的问候,是领导对我们的殷切期待、提携和帮助。大家能够聚集在一起工作,这都是为了生活。单位是员工的物质家园,保障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精神财富。财富从哪里来?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创造。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同甘共苦,努力拼搏,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如果人人都是一颗疲惫的心,麻木的心,世界都是灰暗的;如果人人都是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每一份辛劳的付出,都是深刻后的美丽;只有大家抱有一颗感的心,付诸每项工作,对待每一次行动,落实每一个细节,我们就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有这么好的工作,有这么好的基础,有这么好的工作环境,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感谢和感恩吗?

我们感恩国家,给了我们安定的生活环境,创造财富的机遇;我们感恩单位,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收入的保障;我们感恩老同志,给我们单位今天的辉煌奠定丰厚的基石,能够踩着他们的肩膀,摘取更高层次的果实;我们感恩领导,正是他们的督导和扶持,让我们少走偏道弯路;我们感恩同事,他们努力的付出,才有我们的工作轻松顺利的完成;我们感谢对手,由于他们的竞争,激发了我们积极向上动力;我们感谢卑微,由于他们的挤压,给了我们坚强的忍耐力和厚积薄发不欲明示的豪迈;我们感谢唠叨,让我们认识了自身的不足;我们感谢抱怨,让我明白了工作的不完善。常言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但我要说的是一分耕耘乃至九分耕耘,收获依然是零,只有十分耕耘十分的艰辛付出才能得到我们的所求,要想得到我们的所求,就需要我们常有一颗感恩的心!

有颗感恩心,我们每位干部职工就是一滴水,只有融汇在单位这片大海,才能汇聚成澎湃的涛声,才能激起每位干部职工成为一朵美丽的浪花,绽放出个人与单位经久不息的光彩,成就再一个辉煌!因为感恩,就是力量!

二、踏踏实实做事

人生最本质的需求是干事情,干事情是人生最美丽的经历。一个喜欢干事情的人是满怀理想的人,是懂得如何生活的人。如何干事?古代先贤多有论述。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事要敬业,要严肃,要认真。荀子呼吁做事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庄子提倡做事要“不徐有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可谓智者见智,各有所得。不过归根结底,方式虽各有千秋,目的却只有一个,不外乎要把事做好做明白,踏踏实实做事。

常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帮”,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光在嘴上夸夸其谈,在实际工作中不知道怎样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能做那些水皮打一棍的工作,做什么事情都讲的是一个表面"华丽",久而久之人员将失去动力,事业将失去活力。因此,倡导说实在话、干实在事、做实在人,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工作。只有脚踏实地的立足岗位,才能发挥出个人对社会、对事业、对个人的贡献。

当前,某些人受延续了几千年封建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专事权贵、唯权是从、看眼色做事、说话的习惯,欺上瞒下,专拣那些领导愿意听的话说,试图把领导高高的挂在上面,在这些人眼里工作就是和领导斗智斗勇;有的人干一点活好几天地“忙死了”,做一点事必须让上上下下的人,特别是领导都知道,以此作为争待遇、要好处的筹码。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刻意的讨好别人,在这些人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职责,也不知道自己的权力是那里来的。有的人口口声声“吃亏便是福”,但是无论干什么活都要先看看在利益上、名誉上有无便宜可赚,如果自己公平的得到了回报就认为是吃亏了。在工作中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利用自己手中的那点权利拉私人关系,小恩小惠;有的人动辄以领导让如何如何,来对付别人,用领导的名义既抬高自己,压制别人,可谓是棉里藏针。对大家有意见的事情就声称是领导让做的,对大家喜欢的事情就竭力的表白自己的功劳,等等。

所以,我们倡导干实在事、说实在话、做实在人,让那些说的好听,干的难看的人逐渐的失去立足之地。以正单位风气,让那些立足岗位、埋头苦干的人感受到希望,感受到有干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每个人要积极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把奉献在岗位看作是自己天经地义的事情,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真诚的对待他人,认真的对待工作,公平的对待管理。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做事与做人的问题,人类社会本来需要交流接触的,并非“鸡犬相闻”却又从无“交通往来”的桃花源。做事与做人事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做人做事是相辅相成,会做事,你才能胸有成,气定若闲,谈笑间办成人间大事;会做事,你才能赢得一世好名,赢得人气,占得人脉,为你做积蓄雄厚的资本。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做事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事有止境、做人无止境”。人的一生无非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事;二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应该既会做人,又会做事。人做好了,事半功倍。人没做好,事倍功半。一个光会做事的人往往是不能成功的。希望我们中心所有干部职工,能同心协力,做一个厚道之人,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踏踏实实做事,实现自己人生的大格局,实现集体的大发展。

三、爱岗敬业、立足平凡绽放光彩

雷锋日记中有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提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自己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

有这样一个问题:伟大的工作自然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敬业精神,但是,如果让我们几十年如一日从事一些比较普通的工作,怎么可能一直敬业呢?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工作干好就是不平凡!”默默工作,为自己打下基础,这不是平庸的表现,而是一种财富的积累。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够积累经验,步向成功。在任何平凡的岗位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这些机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本着爱岗敬业的精神,怀揣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在医保事业中努力奋斗。

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面临这样的选择:

当你接到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时,是讨价还价应付拖拉?还是不带情绪、敬职敬责、努力完成?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

当你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是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

当你遇到来访群众不明政策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是敷衍推诿、撇开关系?还是全心全意,细致周到的向其明确政策,阐明观点,并耐心礼貌的处理善后?

有句广告说得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做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中少一些计较,多一份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份上进。有了这种境界,我们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从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其实,在平凡的岗位,追求爱岗敬业的境界,对任何人都不苛刻。试想,假如你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做栋梁之才,为什么不能做一棵小草为春天献上一丝新绿?假如你不能像大海那样海纳百川,又怎么不可以像小溪为土地孕育捧上甘露?假如你不能成为天之娇子,人中龙凤,为什么不能传承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粮食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呢?人生在世,七十古稀,青年一代,理当自强。孟子说:路虽远,不行则不至;事虽小,不为而不成,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真心爱岗,权利敬业,充满爱心的服务群众,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情真意切的奉献岗位,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绽放人生的光彩。

爱岗,首先要敬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我想,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职责意识,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我们唯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敏思好学,爱岗敬业,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岗位!

爱岗,其次要精业。所谓精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本专业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只有精业,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气。一个人,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岗位,就有不同的业务。我们要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因为主动向书本学,才使我们对各项政策法规常和业务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虚心向老同志学,才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因为带着问题用心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以干促学,以学促干,才使我越来越胜任目前的岗位。

爱岗,还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正如日本著名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的那样---“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中心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因此我们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回报我们的单位。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单位的利益结合起来,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生命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所以,讲大气、讲奉献,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追求!

朋友们,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青春是我们的资本,奉献是我们崇高的追求。让我们满怀和希望,爱岗敬业,共建和谐,把青春年华奉献给我们的粮食事业,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9篇: 2021年小学党课

  4月27日,旗委印发了《关于在全旗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各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交通运输系统“两学一做”动员大会。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后,为了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央从严治党再出新举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其目的是要让广大党员牢记党的使命,保持党的本色,增强各项本领,一言以蔽之:呼唤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每位共产党员都要以党为先,对党忠诚,培养强烈的党性意识,做好党的事业奉献终身的准备。

  “两学一做”,贵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党性意识。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精神,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明确党员目标,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主动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两学一做”,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持之以恒。对于党内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育“接地气”不够、联系实际不紧,讲不到党员干部心坎里,激不起思想共鸣。开展“两学一做”,必须找准学习教育的切入点, 坚持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上下功夫,使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更接地气、富有生气。

  “两学一做”,着力提升党员观念,树立良好形象。部分党员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动摇、责任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

  “两学一做”还需“知行合一”。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只有要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才能在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规矩,才能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为党的事业献礼。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今年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局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不断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热潮,要深入贯彻“两学一做”要求,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到我局2016年交通建设各项任务指标及“十三五”各项工作中来,为开创全旗交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

第10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

  第一,要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第11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第12篇: 2021年小学党课

  我曾多次拜读《的七年知青岁月》,反复用心灵去触碰他“在艰苦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的闪光足迹,一次次震撼了灵魂,升华了信仰。他的七年奋斗史,是教会我们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记初心使命的生动范本,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学习总书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意志。由于时代和家庭的原因,总书记当初作为知青刚到陕北时,受到了一些无端的非议和“特殊对待”,以致别人是从零开始、他要从负数开始,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的他,不仅承担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个中艰辛难以想象。然而残酷的现实没有让他消沉,反而让他更加坚强,冬天赤脚打井、两手血泡抬夯筑坝、维修沼气池喷满一身粪液……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只拿到连婆姨都不如的五六个工分”到“拿到壮劳力的十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他一步步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即使入党申请写了10次,依然对党忠诚、毫不动摇,在困境中实现精神升华,在逆境中突破自我成长——坚定了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信仰。不同年代,吃苦的含义不一样。我们现在虽然不能感受当初“上山下乡”的艰苦,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苦气息”“泥滋味”,甚至前路会艰难险阻、荆棘密布,那时,我们就要像总书记那样坚毅刚强,那样迎难而上,那样百折不挠。
  学习总书记“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进取精神。总书记当初插队,带了两箱子、全是书,他白天劳作挤时间看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到深夜,他千方百计收集各类书籍,曾经步行30里只为借一本心仪的书,用梁家河村民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当时相比“否泰如天地”,但学习却多流于表面,越来越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针对这一问题,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学习要“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要像总书记那样奋力学、用心悟,不断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根基。学习总书记“为了人民幸福里,办好实事每一桩”的爱民情怀。总书记曾巧改郑板桥《竹石》诗句以表达“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当年他不畏艰难困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团结带领村民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40多年过去了,从农村大队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无论在何种岗位,他始终心系人民、情牵百姓,因为他早已在中国大地播种了初心的种子,在自己心田植根了爱民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贫瘠的土地,躬身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正如梁家河村民所说,“无论近平当年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还是现在全党的总书记,他的心一直都在我们老百姓中间。”我们要像总书记那样,只有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擘画里才能灌注政策的笔头;只有把百姓的疾苦系在脑海,服务中才能涌动滚烫的情感;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起点,前行中才能释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动心忍性,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孕育了他以身许党的忠心、兴党强国的雄心、天下为公的公心、造福民生的仁心,为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举旗定向、运筹帷幄、攻坚克难、淬火成钢,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他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身、立时代之潮流,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推进中国社会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管党治党发生历史性变化,展现出巨大的政治勇气、超凡的政治智慧、坚定的意志品质、深沉的历史忧患、强烈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是实至名归的我们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国家舵手。“优秀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总书记这一当代中国党性最强、觉悟最高的领袖人物,是我们新时代最好的学习榜样;他的中国特色“党性修炼之道”是教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佳示范。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有这样的核心而感到特别有底气、特别有希望、特别有力量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对标自省,以滚石上山的劲头时时刻刻向总书记看齐吗?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加拥护、坚决维护、紧紧跟随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吗?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那就是:应该!应该!应该!正所谓“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坚定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WZ头脑、指导实践,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四个服从”融入到血液、落实到行动、体现到本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美丽黔江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智慧和力量,奉献青春与热血!

第13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大家好!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今天,我在此作题为《防微杜渐,争当廉洁从教表率》的报告,与大家共勉。

  人们崇尚清廉,都把廉洁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高风亮节;人们唾弃腐败,把腐败看作是会腐蚀一个人的灵魂,腐蚀一座“大厦”的支柱的毒瘤。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清廉而流芳百世,又多少人因为腐败而遗臭万年。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也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美好的目标不断前进。然而,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个个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个个贪官纷纷落马,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权利部门、在重要岗位工作的人,经常会面对这些严峻的考验。

  随着新时期党建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各级政府行为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作为“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触碰,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发布和实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只要我们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就一定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是育人的重任,一直以来“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已经成了教师的生动写照,说到反腐倡廉,也许些同志会认为很难与教师联系到一起。但是仔细想想,作为一名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够从小就懂得崇尚洁身自爱,不就需要一颗廉洁从教之心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是学生个体上的差异,个性活泼的、文静的、内向的、外向的;学习认真的、马虎的、成绩优异的、一般的、甚至放弃学习的等等,所这些差异都可能引起老师感情上的偏颇;二是学生家庭背景上的差异,的是普通市民的孩子,的是政府官员的子女,的是外来民工的孩子,的是企业主老板的孩子,的孩子打扮得很时尚,的孩子穿着很朴素等等,

  这些不同家庭的背景背后,着经济和文化层次上的差异,这也可能引起教师认识上的偏颇。我们是不是用“一把尺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了呢?举几个最现实的例子,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坐到好的位置,可能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去给老师打招呼;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也可能会找到关系去说情,甚至请客送礼;的老师因为接受了家长的吃请,不得不去按家长的意思办;的老师为了点蝇头小利,向学生推销资料,摊派辅导用书;的教师采取各种隐蔽方式办辅导班收取补课费,搞偿家教,并教唆引诱甚至强迫学生参加所谓的补习班,若不参加平时就会给脸色看;家长来学校了解学生情况,的老师态度冷漠,甚至的老师动辄就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训斥;的老师很会演“变脸”,权能办私事的家长求必应,对无权无势的家长视而不见;的老师歧视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的干部不按权限和程序办事,超出职责范围乱当家乱说话等等现象,这些都是非常现实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要求相悖的。由此可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仍然充斥着各种诱惑,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我们随时都可能被“糖衣炮弹”打到,廉洁自律的防线也随时都会被突破,这能说反腐倡廉离我们很遥远吗?

  同志们,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自然界阳光明媚也风雨如磐,社会生活中光明也黑暗,但是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作为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也同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主动融入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良好形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

  首先,应该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条件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为的是因材施教,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我们同时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你的学生,都应该得到你应的关怀和教导,这一点是没差异的。教师从教学的公正性,可以充分反映出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具体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都能给予全心全意地关注,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问题,一爱心,二信心,三耐心。

  其次,一定要爱岗敬业,将自己的教学才能奉献在学校,奉献在课堂,奉献给学生,这也需要廉洁从教之心。关于个别教师办辅导班的问题,学校一直持反对态度并明令禁止教师授意学生参加辅导班和动员学生参加自己办的辅导班(含节假日)等偿家教行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规定:“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以律已。”是完全相悖的,不仅损害了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而且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内行都清楚,学生参加辅导班,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学习成绩的问题,而且容易让学生过于依赖课外辅导,渐渐脱离课堂,还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不利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还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经济负担。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上盛行办辅导班,搞偿家教,似乎归结起来就是需要就市场。作为一名教师工作之余,为他人辅导,付出了时间精力和智慧,得到物质或者金钱上的回报,看起来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仔细想想,个别教师办辅导班、搞偿家教,完全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眼前,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这样做就是损害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它要求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这其中自然也对学生的培优补差。把这分内之事当作分外之事来做如何能够自圆其说呢?相反,我们的教师当中不也利用休息时间无偿辅导学生,家长打电话到学校感谢的吗?这两种做法是不是反映出两个不同的思想境界呢?可以说,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它不能完全地以7小时或者8小时坐班来衡量教师的工作量,也不能完全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因此,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应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光荣,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都具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只廉洁从教,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真正为人师表,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并使之“开花”、“结果”。

  《廉政准则》的颁布,从制度上规范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然而“知易行难”,如何贯彻落实才是关键。如何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如何才能抵得住种种诱惑?就我自己对链接的思考,我觉得主要是“重修养以强魂,祛贪欲以守节”方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其一,要“知”与“行”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这部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性法规,首先必须抓好对《廉政准则》的学习,要逐条逐句学,原原本本学,全面、透彻、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筑牢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仅是知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不够,还必须将形成的理念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也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要强化信念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心中要始终明白什么人可交,什么人不可交;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案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交友”不慎出了问题,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我们党员干部也是人,也冇自己的亲朋和同学,也属于自己的的感情空间。但是,我们结交朋友,必须从保持清正廉洁的角度出发,把握好交友的度。尤其是当我们由于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的一些新朋友,我们更要留意,认真分析一下对方是不是別用心、另所求,是不是者中了我们手中的权力,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当心了。因此,既不能排斥正常、健康的人际交往,也不能滥交朋友,更不能把朋友关系计化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即讲感情又不徇私情,要多与那些品行端正、正直坦诚、敢说真话、直言不讳的人交朋友,形成事业上相互支持,感情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其二,要“自律”与“他律”结合。―定要守住第一道防线,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古代官员乘轿进城遇雨,看到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只挑干净的路面走,“择地而行”,后来轿大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了。他把这件串讲给另一个官员听,另一个官刁员很受震动,表示“终身不敢忘”。这个故审说明,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我们些党员干部也是这样,他们起先在工作中競競业业,能够做到清正廉洁,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就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破罐子破摔了。我们如果不能正确地对待诱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令智昏,势必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困、损民、害己。所以要经常用《廉政准则》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做清正廉沽的带头人,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要去。要像古人那样“一日三省吾生”,自重、自省、自尊、自励,正确对待人利益,自觉防止私欲膨胀:要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把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累。

  其三,要“勤小物,治其微”。能否正确对待小事,能否防微杜渐,是共产党员的基木修养问题。千丑之堤,溃于蚁穴,一个细节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毀掉一个人。个寓言说,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发牢骚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打对他说:“別说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腐败分子,其走向腐化堕落人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胡长清第一次只是接受了不法商人赠送的两支毛笔,后来发展到接受他人的宴请、金钱等,再后来便一发不可收拾,竞肆无忌惮地索要起来,最终被判死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都是至理名言,一定要牢记。(廉政准则》的52条不准,从细微处,从小事情,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执政行为进行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党员,要“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注意,管好自己的“癖好”,管好身边人的“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谨记。越是小事越要留心,越是独处越要小心,越是顺境越要清醒,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s

  俗话说:“没规矩,无以成方圆”。大至一个过家,需要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国民的行为,小至一个单位,需要制定规章制度,来约朿成员的举止。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丁程师,肩负特殊使命,因而需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徳规范》无疑正是教师们的行为之“规矩”,是对教师行为的更深一层的约束。古人讲“徙行不能自行”。如果人们缺乏执行制度的意识,那么,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形同虚设。

  我们要增强制度意识,打牢遵纪守法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制度面前没特权、制度约朿没例外,每个人都要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只这样各项工作和事业方能顺利发展,反腐倡廉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要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于纽织和群众监督之下,热情欢迎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幵展监督,对羾织和群众的意见要本着“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以外力促使自己内在廉政细胞的生长。我们要从廉洁自律做起,提高“思廉、践廉”自觉性。对此,我提出一下几点意见: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廉洁从教意识,梳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各项工作。

  而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改变对学生和家长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学困后进生。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要讲究方法,注重实际,加强自己工作能力和修养;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待家长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

  三要树立“六种意识”,廉洁从教,服务学生。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坚决要做到: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宵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牢固树立“宁守清贫,不损师德”的意识,发扬教师高风亮节、廉洁从教,维护“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探索创新”的良好形象:牢固树立“以法执教、以德治教、以徳服人”的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盘识、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老师们,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让我们以《廉政准则》为准绳,怀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继续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优良传统,净化校园这块纯净的圣土,共同维护教师廉沽奉献的师徳操守,为我们的民族撑起我们傲岸的脊梁!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也是我们一定能够做到的!因为,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第14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二、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第15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师德师能提升年党员应该怎么办?》这是我本次讲党课的主题,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

  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

  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深入浅出,阐明观点

  (一)什么是和谐?

  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

  (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

  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

  (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

  “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个要有”:

  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

  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

  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得是“欠你的”。感恩而后懂得珍惜,才会加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回报社会。

  第四,要有审美的情趣。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应该有超功利的审美尺度,应该以审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和发现身边的世界。一旦拥有了审美的情趣,就会发现自然不仅仅是资源和财富,它更是人类诗意的家园;社会不仅仅是名利场,它亦是人们共同完成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品;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物的依赖关系”,人最需要的就是人本身。这样的社会人们收获的就不是浮躁、倦怠和郁闷,而是公开、舒畅与愉悦。

  “五坚持五反对”:一是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原则,反对重智轻德,构建和谐教育体系。二是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反对不教而诛,构建和谐人本核心。从教育内部而言,学校教育要追求教育公平平等与机会均等。从个人层面来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人可教的思想,那些所谓“抓两头放中间”,“抓尖子,促中层,放尾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是坚持言传身教的德育方法,反对控制性说服和灌输,达到和谐教育效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以身示范、以身立教、身教合一的教育方法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四是坚持文明执教的教育理念,反对体罚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虽有长幼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我们要摒弃那种“警察与小偷”、“法官与罪犯”式的师生关系,全面关心、体贴、爱护学生,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严父+慈母+良医+益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友情执教,依法执教,切不可辱骂、歧视学生,做文明之师,尊严之师,仁爱之师。五是坚持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的道德准则,反对言行脱节,打造教师立体形象。在思想作风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切忌弄虚作假、装腔作势;在工作作风上,要认真严谨,讲求效率,切忌马马虎虎,拖拉推诿;在待人处世上,要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切忌两面三刀,虚情假意;在生活作风上,要端庄稳重,亲切大方,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全方面打造更完美、更和谐的教师立体形象。

  “七个努力”:第一,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努力做教育公平的推动者,认真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第二,党员要努力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维护者,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第三,党员要努力做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者,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第四,党员要努力做教育乱收费的制止者,坚决制止违规收费。第五,党员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第六,党员要努力做贫困家庭学生的关爱者,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第七,党员要努力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同志们,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当前,以“师德师能”为主题,促进教育良性和谐均衡发展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共产党员应在活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使教育事业的发展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第16篇: 2021年小学党课

  同志们: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明确提出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重要要求,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为学校党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力打造“‘453’-筑堡垒·当先锋”党建服务品牌指明了方向。当前,我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处在第二个学习讨论专题阶段,其主题是“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根据支部工作部署,由我在此以“坚守纪律底线、培养高尚情操”为题给大家上党课,旨在学习交流、抛砖引玉,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党中央在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常态下对党员提出新要求,号召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倡导所有党员要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是一名合格党员的核心要素,是新时代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是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的现实体现,为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指明了方向。

  党内制度规矩是党内生活的基本方式,既为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更明确了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与规范。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纪律保证。

  一、领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路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现实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

  (一)体现了党内生活道德高线、纪律底线的价值导向。两部法规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突出执政党特色,坚持理想信念宗旨,体现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一是重在立德。“德之不修,行之不远”,“失德”是违纪的序曲。道德是使人向善的,是纪律严格执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人们内在的自律。《准则》在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作风的基础上,坚持正面倡导,强调自律,以基础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二是重在立规。纪律是用来纠错的,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只有通过立规加强他律,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行有底线,才能让“德”真正立起来,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新修订的《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标准,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展示了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既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既延续了“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了“制度治党”的规矩。高线与底线的统一,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和新境界,使党员干部既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又有基本的行为遵循。

  (二)延续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首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王岐山同志对当前党内法规建设问题作了精准的分析。他指出,当前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党内规则混同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套用“法言法语”,原《准则》和《条例》的许多规定都与法律条文重复,难以体现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实践中管党治党不是以纪律为尺子,而是以法律为依据,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准则》、《条例》的修订注重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分开,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现阶段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和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制度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务实管用。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不求全求大,坚持从党内生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对党的最新期盼出发,充分展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机制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等要求转化为准则要求、纪律条文,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针对以往制度可操作性不够的问题,坚持精细管用、易于落地,做到了具体化、可操作,使每个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在党内生活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尤其是违规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从而把党的纪律规矩刻印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心上。

  (三)唤醒了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现实中,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把党章当回事。两部党内法规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把党章的权威立起来,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将党章关于纪律和廉洁自律要求具体化,唤醒了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四)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两部法规的制定覆盖全体党员,普通党员纳入管理不留死角,同时也突出了“关键少数”。《准则》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对全体党员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规范;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四个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四个自觉”的倡导。《条例》中有19处专门提到“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和责任的强调。

  立规易,执纪难。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准则》、《条例》颁布后,要在贯彻实施上下更大功夫,绝不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广大党员要学深悟透、融汇贯通,把握《准则》、《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惩防并举,坚守纪律底线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条例》就是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严守纪律底线,关键在严,惩防并举。

  (一)心存敬畏,慎独慎微。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一个人心存敬畏,就能按纪律和准则行事,就会坚持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纪律底线,首先要敬畏纪律,深刻认识“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的道理,深刻认识纪律对党员个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纪律既是约束又是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严明纪律观念,敬畏法纪,慎独慎微,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

  (二)深学细照,明纪守规。心存敬畏是前提,认真遵守是关键。《条例》细化党章的相关要求,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新成果,修订版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修订后从原来的15章、178条、24000余字缩减为11章、133条、17000余字。《条例》内容丰富,也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要全面深化学习,着力在研读原文上下功夫,原原本本地学、逐章逐条地学、联系实际地学,把握《条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对照现实中的正反例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中,增强执行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增强维护党纪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儿,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切实以《条例》为戒尺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认真检视,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越雷池一步、不出底线分毫。

  (三)执纪问责,严格执行。纪律不彰,必然失去防线;规矩不严,必然警示无力。强化执纪问责是严守纪律底线的保证。《条例》中明确强调,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对违反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公正执行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使管党治党开始走向紧硬实,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要求,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找准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杜绝“双面人”现象,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形成强大威慑力,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例,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四种形态”,关口前移。

  (四)强化监督,注重预防。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形成强大势场。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作用,在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问题上形成“热炉效应”。同时,《条例》的贯彻不仅体现在对违纪的查处,更主要的是通过具体相关规定,注重预防,形成一种警示,逐渐形成不敢违纪、不想违纪的氛围,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风尚。

  三、知行合一,培养高尚情操

  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准则》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目标“高线”,但“高线”并非高不可攀,是看得见、够得着的。培养高尚情操,必须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立志为先,坚持“四个必须”。高尚情操之“高”在于立志高远,没有高远志向,修不出良好品质。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准则》开篇提出了廉洁自律“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要求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情操。“四个必须”的要求,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具有思想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核心在于修信仰、修意志,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补好理想信念之“钙”,不改初衷、不懈坚守、不变承诺。

  (二)修德为本,坚持“八条规范”。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毛泽东同志曾要求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修德就是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歪风邪气。全体党员在修德上,要联系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遵守《准则》作为自身政治责任,化为自觉追求,认真贯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的规范要求,解决好公私关系、廉腐问题、俭奢问题、苦乐问题,明确廉洁的分界线、把握廉洁底线,筑牢廉洁的防线,追求廉洁高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勤政为民;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用权为民;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修身安人;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齐家正气,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三)示范为要,坚持“修身齐家”。“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党员是先锋战士,干部是骨干和公仆,都要求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道德的感召力是巨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秘诀就是把一种需要加以提倡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坚守道德底线要坚持以上率下,层层立标、作示范,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加强党性修养,影响和感召身边人和广大群众,实现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好转。

第17篇: 2021年小学党课

  这是小南海镇双岩村贫困户——吕贞发,他今年65岁,妻子有精神疾病,儿子是个智障残疾,家中还有2个多病的老人要照顾,全家基本无劳动力,在过去,他仅靠种植一点包谷维持生计,无任何经济来源。然而现在的吕大爷笑容满面,他种植烤烟、养殖蜂蜜,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年收入已达到6万元,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诠释,这种变化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我今天为大家讲述的——双岩村“第一书记”刘江华。2017年,组织选派刘江华到小南海镇双岩村担任“第一书记”。接过担子后,刘江华在心里暗暗地立下初心和使命:要用真心和真情,当好教育部门扶贫攻坚“排头兵”。很多事,说起容易做起难。刘江华面对的,有三大困难:一是双岩村基础设施太薄弱,二是全村贫困户占比太大,三是经济基础太单一。
  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刘江华该如何应对这“三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紧紧以“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为突破口,建好支部班子、带好党员队伍,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有了组织保障,还要争取百姓支持。短短一个多星期,刘江华走村串户摸家底,双岩村,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双面岩石,地势险峻,滑坡、泥石流堵塞交通要道那是家常便饭。记得去年冬天,天寒地冻,冰雪凝固了道路,走访途中,他们驾驶的车辆不听使唤地打滑,轮胎被卡到沟里,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拉出,情况非常危险,附近的村民见此情况,找来板砖、干草等物垫上防滑,终于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才把车辆推出。事后,刘江华的爱人始终担心他在双岩村的个人安危,但他却安慰爱人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遇到麻烦不能退缩,路况不好我就徒步或骑摩托车嘛!就这样,朴实的刘江华继续和村干部们一起挨户走访,他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记满了厚厚的笔记,这也慢慢地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他争取协调帮扶资金,与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落实村委会活动坝子建设及电路改造工程,力争在近三年内完成主道硬化,让贫困户都住上安全房。但是,这样就真脱贫了吗?脱贫还得开辟致富门路。针对双岩村产业单一的情况,刘江华拟定了“近期靠烤烟,中期靠蔬菜,长期靠油茶”的产业发展思路。他利用职教师资优势,聚集种植、养殖专业教师为村民做技术培训,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积极响应,老百姓的收入多了,跟着刘书记他们看到了发展的方向。
  如果说物质脱贫难,那么,摆脱精神贫困则更难。为此,刘江华走上了扶贫先扶智,新风树新人之路。在扶贫工作中,他遇到很多因家庭贫困而上不了学的孩子,看着他们那双渴望知识的双眼,他心酸了,回到单位,他立即向领导汇报了情况,领导高度重视,免除了双岩村在我校就读的贫困学子的所有费用,对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也提出资助方案。老百姓吃的好了,收入高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问他们对干部的满意度,他们连连点头说好,看到他们眼神中那种由衷的喜悦,他知道,这就够了,工作没有白做,努力没有白费。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员的情怀和担当,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在扶贫工作中,刘江华将继续走下去,用真心温暖双岩村,用真情铺就扶贫路。同时还有更多共产党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徽在扶贫一线闪光。


2021年党课会议记录 2021年第一季度党课讲稿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