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首页 > 职场文档

水体治理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www.b9yy.com--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体治理工作总结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水体治理工作总结

  今年街道以高要求、新起点将“五水共治”推向纵深,通过四大举措做好水体治理工作,支撑起治水的坚固“脊梁”。

  一、生态修复,试点先行。根据水岸同治的要求,浦沿街道对辖区河道周边地块进行绿化补种修复,共计覆绿3000平方米;实施池塘生态修复工程,针对辖区劣V类池塘,采用生态浮床,改善池塘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治水反复风险,浦沿街道以东冠何家池为试点开展池塘剿劣治理工作,于4月底进场施工,现已完成工程量80%,街道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推广,结合池塘治水“一点一方案”,确保池塘剿劣任务全面完成。

  二、量化任务,工程推进。在接到区级下达剿劣工作任务后,街道及时对治水剿劣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形成项目推进表,以月为单位明确工程进度。现街道正在开展治水剿劣工程项目为浦沿科技园截污纳管工程,目前完成总进度40%。工程前期的有新浦河东冠路沿线商铺截污纳管、冠一河(冠一段)整治工程、萧闻路沟渠整治工程、永久河临江花园段绿化整治工程4个。

  三、日常巡查,长效管理。街道各级河长、联络员在配合做好所辖河道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做好巡查本职工作,街道河长坚持一周三巡常抓不放。社区河长做到五天巡查一次河道的要求。社区池塘长责任落地,坚持做好一周一巡工作,结合巡查工作认真填写河长(联络员)、池塘长工作手册,做好巡查记录,加强长效管理。

  四、配合督导,效能督办。自4月14日起,省市区三级督导员蹲点社区开展大排查,时间自4月至12月底,各社区积极配合剿劣督导工作,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现已完成督办问题5个。街道效能办也将不定期对治水剿劣工作进行督察抄告。

第2篇: 水体治理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境攻坚办和县生态环境局的精心指导下,楠杆镇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要求,切实加强我镇水污染排查防治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营造浓厚的防治氛围

  以《罗山县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为基础,结合河长制,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宣传。采取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的方式,让所有人认识到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物减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年共张贴宣传标语32幅、悬挂宣传横幅16幅、发放宣传单3200张,广大群众水污染防治意识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二、突出重点,强化饮用水源的保护

  饮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饮用水水源保护上,坚持常态化监管,实行水质监测与环境保护共同推进的原则,在确保水质达标的情况下,对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治理,重点对周边养殖业进行了全面治理,清理集镇区区内养猪场1家,使饮用水源得到全面保护。

  三、加强监管,完善行业监管体系

  楠杆镇境内无重点污染性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主要内容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生产性污染等,针对镇域水污染防治特点,全面完善了农业生产、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体系,严防各类污染物进入水域,延河及主要水域附近,严禁使用污染性农业生产资料从严管制秸秆禁烧;垃圾实行日清日运,污水实现规范排放和处理,全镇所有养殖场化粪池全部达标,污水达标排放。在完善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了日常管理和巡查,确保防治常态化制度化。

  四、重在环保,全面开展河道治理

  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巡河活动和河道清洁活动,镇、村河长全部按照河长制要求落实巡河、河道管理和治理工作。共开展河道清洁活动12次,清理各类垃圾、杂物63吨,清理河道5000米,保障河道清洁畅通。对河道附近污水排放进行规范,实行达标排放,全面监管河道及周边采砂行为,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无违规采砂行为,目前,全镇无违规采砂现象。同时,对河道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周边环保水平,确保河道清洁。

  五、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完善集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1200米,落实集镇污水处理厂专人管护,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使集镇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投资160余万元,实施郑堂新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试点建设,实施垃圾分类、改水改厕、粪污水处理等,通过实施带动,该村综合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极大改观。

第3篇: 水体治理工作总结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相关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快推进相关治理工作。

  一是加快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进度。

  该工程于20xx年10月开工,投资约6000万元,扩建2.5万吨/日处理规模,同时对处理设施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进行提标改造。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80%,预计6月底前完工。

  二是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我县有3个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成,目前均在加快工程进度,确保20xx年底前完工并投入运行,同时对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运行管理、提标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

  三是全面推进城区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

  已投入6000多万元开展城东片区、邱塘片区、杨桥片区管网建设工程,累计建成管网7.4公里;对城区雨污水管网开展全面摸排工作,对发现的截污不到位、雨污合流问题立即进行整治。

  四是启动老赵店河、古襄河水环境治理工程。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500万元,通过截污纳管、底泥修复、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建立河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持续改善。目前工程已完成挂网招标,即将动工。

  五是加强畜禽养殖整治。

  以滁河、襄河沿线1050米为主要重点,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坚决予以关闭拆除,已拆除襄河沿岸养殖场96家、滁河沿岸养殖场87家,全县禁养区累计拆除278家;同时加强对限养区、可养区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对水质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依法严厉查处。

  六是大力开展农业面源防治工作。

  已组织开展滁、襄河流域8镇13个村的种植业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成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专业技术组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农户多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构建生态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减少农业生产对两河水体的污染。

  (二)强化治理工作调度。

  一是县效能办、县政府督办室、县环委办于今年3月12日联合对县规建、水利、国土等部门及相关镇下达滁、襄河治理任务交办单,明确管网建设、畜禽养殖整治、河道治理等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间,定期对交办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滁、襄河治理工作进行现场督查调度,强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拆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针对整治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立即予以现场调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责任主体,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限时解决;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单位,责令其严格按照整治方案,不折不扣加以完成,必要时移交县纪委处理。

  (三)积极开展跨县、市水污染联防联控。

  20xx年4月19日,省环保厅和滁河流域三市(合肥市、马鞍山市、滁州市)五县(肥东县、巢湖市、含山县、和县、全椒县)在全椒县召开了滁河联防联控专题会议。经过省环保厅、合肥市政府、马鞍山市政府、滁州市政府充分协商,就滁河水体达标的协同治理机制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滁河污染责任和限批范围。针对滁州市政府草拟的滁河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其他县市在会上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目前已完成协议签订,并立即开展滁河同治工作。


v